正在举行中的中国丹寨非遗周,主题是“非遗进景区”。

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几年前可能还会引起巨大争议,不少非遗保护的学者认为,非遗如果被市场裹挟,则会失去其原生态价值,变质为商业经济中的商品。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实践,非遗在吸引游客方面表现出的巨大魅力、在扶贫增收方面表现出的巨大潜力,让大家都能以客观心态看待这一现象。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中国丹寨非遗周,更可视为中国非遗保护观念的一种提升。

非遗要融入现代旅游才能实现保护价值

“非遗+旅游的话,非遗在前还是旅游在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自问自答:这就是个伪命题,二者缺一不可。正因为有着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来不同的面貌,才会对人群形成吸引力。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的观点则颇犀利。“有人说我们的非遗过于商业化,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不够商业化,所以缺乏市场活力,只能靠政府支撑。如果一个事情只能靠政策和政府,活力是不可能长久的。”

在他看来,非遗一定要进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旅游,如果只保存在博物馆里,那样的非遗是死的,正因为有了当代市场,才可能把它保下来。而万达丹寨小镇就是一个极佳的范例,作为一个一流的旅游产品,它3年时间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并形成了一个非遗产品的聚集地,实现了非遗价值的最大化。

漫步在丹寨万达小镇的街头,蜡染小院、鸟笼小院、造纸小院都可以让游客亲手体验蓝印花布、鸟笼制作和古法造纸的意趣,难度不高,但是亲自动手做出的成品足以敝帚自珍,进而对抽象的非遗有了具象的认知,亲手触摸到流淌至今的优秀传统。

丹寨县委书记袁尚勇介绍,该县拥有7项的国家级的非遗,21项省级非遗,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寨万达小镇开业三年来,小镇创造了两百多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6407名,间接带动1.3万名丹寨贫困人口增收。今年还被世界旅游联盟评为旅游扶贫减贫案例。

旅游助力年轻人回流非遗扶贫增收

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3岁的丹寨人王国春在2011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接受记者采访那天,是王国春的非遗银饰创作区试营业第二天。当记者穿过往来的旅游大巴和川流的人群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准备做网络直播。

王国春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统一对外接单,然后下单给合作社的农户生产,再按照市场均价收购,“这样能让大家门前有事可做,门外有钱可收”。据统计,该模式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0个,其中贫困户23人。

黔东南州非遗中心原主任粟周榕直言,好酒也怕巷子深,上世纪80年代有游客来的时候,我们只会把传统手工技艺展现在他们面前。经过三十年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朗德上寨古建筑群已经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有文化类型也都保持得很完整。“我们就是要努力让世界听见、看见我们众多的非遗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把一个空心村做成了一个人气村,不断有年轻人回流,真正让当地人成为主人。”

在中国丹寨非遗周的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指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以当代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文化实践,让传统工艺、传统设计通过再生走进现代家庭生活,融入现代旅游,才能真正实现保护价值,实现双赢。

论坛上还公布了北京城市中轴线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齐风鲁韵非遗之旅、徽文化非遗研学之旅等12条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树立一批典型。(应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