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宣布,恢复新用户注册。

一份公告里,出现了6个“安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简单回顾一下,过去一年半发生了什么:

2021年6月11日,滴滴向美国证交会(SEC)递交IPO招股书,6月30日,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是自阿里巴巴上市之后,中国公司在美股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2021年7月2日,网信办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7月4日,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7月16日,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12月3日,滴滴发布公告: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2022年6月2日,滴滴向美国证交会递交退市申请。6月10日,滴滴结束在纽交所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此时距离IPO尚不满一年。

2022年7月21日,网信办对滴滴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同日,网信办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同日,滴滴官微表示:诚恳接受,坚决服从,全面深入自查,积极配合监管,认真完成整改。

直至2023年1月16日,滴滴宣布:一年多来,我公司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

在滴滴官微的评论区里,有人说这是“重大信号”。《华尔街日报》等外媒也认为,这是“又一个信号”。

今年1月13日,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曾透露,对蚂蚁集团等14家平台的整改已基本完成。

结合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各界普遍猜测,对于平台经济的集中整改即将告一段落,今后会进入常态化监管的阶段。

对于滴滴来说,在春节前夕恢复新用户注册,是重振业绩的一个好机会。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年多来,行业竞争格局已变。

这一步对于滴滴意味着什么?对于平台经济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请教了几位大头,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滴滴被监管的重点,包括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在于安全问题。滴滴涉及的安全问题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还上升到国家信息安全,可能还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中美之间的问题。

所以,安全会是滴滴未来合规经营的一个关键点,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将是监管的重点。

我认为,上市大概率会成为滴滴在未来的必选项,滴滴的这种经营模式,如果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包括原始股东的利益损失,同时连经营上也会有些困难。

但在美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会在港股或国内科创板上市,也不排除A+H同步上市的可能性。至于上市过程中谁成为真正的控股股东,监管对其还有什么要求,这些是后续需要细化的。

包括滴滴、蚂蚁在内,平台企业整改完成之后,意味着平台经济治理进入新阶段。

总体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从欧盟到美国,都对平台经济实行强监管,因此国内对平台经济的整改是整个大趋势下的一个篇章。

但平台企业的后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其中一些来自于它们自身所无法掌控的风险,比如,前文提到的中美之间的摩擦。

它们也面临着监管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监管对其寄予了许多期待,希望其能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而对企业来说,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当下也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再加上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平台企业的发展与整个大环境息息相关,一些平台企业实际上是依附于底层中小企业来发展的。

未来也不排除平台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新一轮调整,这些都是平台企业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所以平台企业和平台经济后续的走向,现在还不太好下判断。

滴滴和蚂蚁两者的问题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滴滴的主要问题是大数据安全问题,网络安全审查通过,恢复正常运营是好事;蚂蚁则是金融合规问题。

两者确实都是举足轻重的平台型企业。之前对平台型企业整改是为了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现在整改结束,对于合规的平台企业应该支持其健康持续发展。

平台经济已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支持是肯定的,但支持的同时肯定会慢慢建立科学有序的常态化监管,以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防范信息安全、金融风险,使平台经济这把火不至于发展成“火灾”,而是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永动力。

后续滴滴肯定会寻求上市,因为它烧的钱太多了,靠经营利润让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根本不现实。但在国外上市的窗口和条件已经失去,最大的可能是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

滴滴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做信息匹配的,但这个匹配又建立在对诸如地图数据、乘客、司机信息等敏感信息挖掘利用的基础上,所以数据安全尤其重要。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乘客的行程数据,甚至敏感地理位置的精确坐标,甚至某固定区域的出行频次等,都涉及信息安全,这些信息会不会被滥用、泄露?

所以对这类企业进行常态信息安全监督是有必要的,滴滴自己强调数据安全,也是合规的需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