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咽喉地 天险函谷关
李武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它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据《灵宝县志》记载,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一人守关,可以当百,由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独特的地理优势,成就了它当年重要的战略地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历史上函谷关是合纵攻秦、楚汉相争、安史之乱等古代著名战争的主战场,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成败。
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骚客,来到这里,感叹雄关,感悟历史,凝练成诗,作为最珍贵的礼物留给后人。
图为今日的函谷关。历史上的函谷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资料图
01
赞叹函谷天险
函谷关位于今三门峡市灵宝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发生的历次战争和形成的历史典故而出名。
弘农涧河自南向北流入黄河,形成宽阔的河谷,河谷下切,致使河谷两边形成峭壁。河道西边形成稠桑塬。稠桑塬是黄土高原典型地貌,顶部平坦。塬上面古代桑树稠密,而塬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塬北面流过,紧贴着塬壁。作为东西重要通道的崤函古道,由东而来,过弘农涧后,南有小秦岭,北有黄河,而迎面就是稠桑塬东部边缘,这有衡岭之称,峭壁陡立,无法通行。就在王垛村附近,可能因为稠桑塬上面雨水冲刷(有人疑为裂缝),形成狭窄的壕沟,长约7.5公里,自东向西,可穿行稠桑塬。这条壕沟成为崤函古道的一部分,东行西走的人们自此而过。
古代人们看到这里的军事价值,在此修关,形成中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函谷关。由于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古往今来,不乏描述函谷关天险的诗词。如唐代诗人胡宿的《函谷关》: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
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
谩持白马先生论,未抵鸣鸡下客功。
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诗人用“天开”指出函谷关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而函谷关作为关中平原东部的要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关中平原的繁荣和富庶,为关中之国开疆拓土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惊尘”指惊飞的尘土,指战事,万古惊尘让人联想到在这里发生的众多战争,依靠自然的伟力而成的函谷关,总能激发出诗人的感慨之情。
又如金代诗人辛愿所作《函关》: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关一战场。
紫气久无传道叟,黄尘那有弃繻郎。
烟迷短草秋还绿,露浥寒花晚更香。
共说河山雄百二,不堪屈指算兴亡。
诗人开篇就写出了函谷关地理位置的险峻,双峰与大河这两道天然屏障,让函谷关独特的地理优势跃然纸上。
02 感叹函谷战场
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重要战争达13次,历史上的5次合纵攻秦、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中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在这里进行。函谷关见证着历史,更见证着民心。
秦朝的兴亡始终与函谷关紧密相连。秦因其地处四关之中而被称为关中地区(分别为东边的函谷关,西边的大散关,北边的萧关和南边的武关。因函谷关通向中原地区,所以函谷关最为重要,被誉为关中众关之首)。关中平原夹在黄土高原和秦岭之间,东西长300多公里,加之渭河从中穿过,成就了中西部最重要、最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在此基础上,秦凭借函谷关的天险,最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据史书记载,战国时,山东诸国“尝以十倍之敌,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由此可见,函谷关为秦守卫疆土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诗仙李白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中,有一首《古风·秦王扫六合》,前四句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这四句诗,将秦王据崤函之固,横扫六国的场面展现眼前,嬴政一统天下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此,函谷关的大门向东面大开。
汉高祖刘邦当年率军西伐关中,畏惧函谷雄险,不得不绕道去了武关,足见函谷关之易守难攻。
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乱,攻占洛阳后,企图攻下潼关,被守将哥舒翰击退。唐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迫使哥舒翰放弃固守潼关计划,出击进攻。哥舒翰与安禄山军崔乾佑会战于函谷关西原(桃林)。唐军被诱入函谷古道,遭伏兵火攻,最终大败,导致叛军直抵长安。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诗人韦应物曾留下《经函谷关》,将自己看到函谷关依旧矗立,而盛唐却已不在的沧桑心境告诉给世人:
洪河绝山根,单轨出其侧。
万古为要枢,往来何时息。
秦皇既恃险,海内被吞食。
及嗣同覆颠,咽喉莫能塞。
炎灵讵西驾,娄子非经国。
徒欲扼诸侯,不知恢至德。
圣朝及天宝,豺虎起东北。
下沉战死魂,上结穷冤色。
古今虽共守,成败良可识。
藩屏无俊贤,金汤独何力。
驰车一登眺,感慨中自恻。
韦应物写到,函谷关作为千百年来的重要枢纽,又是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秦国据此一统天下。无论多么坚固的军事要塞,最终都会因“藩屏无俊贤”让这险要之地失去其作用。诗的最后一句,更是将自己登高远眺后,抑制不住的感慨和悲伤之情展现出来。越是要塞,越会有重要的战争,战争胜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站在函谷关城楼上,怎会不悲从中来。
即便到了现代,函谷关仍是重要的战场。1944年6月,发生在函谷关、虢略镇、杨公寨、宋曲一线的中日大战,史称函谷关大战。从6月8日开始,日军对我方集中炮火猛轰,并施放毒气,疯狂进攻。我方战士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坚持至6月10日。在函谷关大战中,中国军队共打死打伤日军2000多人,极大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昔日的硝烟虽已消散,但是中华儿女敢于斗争、舍生忘死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03
咏叹函谷往事
函谷关作为东西京之间重要的关隘,留下了众多名人的足迹。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张九龄、岑参、钱起、李商隐、皮日休、许浑、汪遵、吴融等许多历史名人志士为函谷关的深厚底蕴所折服,心里的诗情在这里绽放。
最为浪漫的当属唐太宗与徐惠的两首诗。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李世民欲封禅泰山,行至洛阳后,在夏六月,有星孛于太微(即有彗星出现),太宗以为不祥,遂停封禅,至冬日方返。在入潼关之时,命爱妃徐惠作诗一首。作为才女,徐惠见到函谷关,情感喷薄而出,一首《秋日函谷应诏》就此而成。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徐惠通过对函谷关的“秋风”“偃松”“杂雨”“低云”“落日”等景状进行描写,将一场秋雨后飘起的迷蒙雨雾与老子骑青牛的紫气东来进行联想,暗将唐太宗比作真人,使其非常开心。唐太宗随后专门作了《入潼关》(又名《崤函称地险》),作为对徐惠诗作的应和之作。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该诗虽然题目为《入潼关》,但在内容上主要引用的是函谷关的诸多典故,他历数发生在函谷关的五个着名的历史典故,大加称赞了这座千年雄关、道家之源。诗的前六句叙写作者冬日入潼关时的所见所闻,描写出了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历史地位。“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说明唐朝的潼关是交通要塞,过往行人很多,很繁华。再接着用公孙白马、鸡鸣狗盗、西汉终军入潼关、“一丸泥”封函谷关四个典故再次强调了潼关一带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最后用紫气东来的故事,表明自己领悟了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说的道理,如今,自己也从函谷关经过,之后必然会大有作为。该诗表现了他将遵循治国之道的规律,掌控天下大势,成就一番伟业的雄伟气概。
除了豪情壮志之外,还有一种悲伤的情愫弥漫在函谷关。杜牧曾写下《出关》:
朝缨初解佐江滨,麋鹿心知自有群。
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诗人将自己比作麋鹿,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由的情感,在最后两句,也表达了自己无意于官场逢迎,只想远离的心境。
李白的《奔亡道中》(四)中有一句“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李白通过五首诗诉说了他在奔亡途中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想要报国却无门的愁苦之情。而岑参的《戏题关门》中的“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等诗词中,也可感受到诗人的愁苦心情。
但是,无论雄关如何险要,人们总是对盛世充满向往,唐朝名相张九龄就曾借函谷关的空置,描绘了盛世之景,《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一诗,作为按照皇上出的题目而作的诗,颂扬了唐玄宗的德政。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而清末灵宝县知县霍浚远的《函谷关》,以及他的好友杨州杰的《和霍浚远〈函谷关〉》的两首诗,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
《函谷关》:
巍关屹立太河通,把酒凭栏四望空。
紫气无踪虚夜月,金鸡有信度秋风。
虽云形胜三秦险,何似衣冠万国雄。
不用泥丸封谷口,鹤鸣山应韵和同。
《和霍浚远〈函谷关〉》:
天开楼台四面通,重关胜概倚长空。
潺湲涧咽秦时雨,峭堑城余汉代风。
山势北临三晋险,地形东控二陵雄。
客来不用鸡鸣度,今日车书万国同。
这两首诗表达了相同的含义,都是通过描写函谷关的险峻地形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记述其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审慎思考:充满战争的朝代,关塞再重要,也不及天下安宁重要。诗人表达了只有在和平年代才会拥有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的观点。
函谷关,作为历史上的一道军事屏障,经历了历代文化的沉淀,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景观。见关思己,见关抒怀,历史用它最生动的语言告诉人们,天下太平是人们最美好的向往。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责编:蔡仲鸣 徐伟
微信合作:0398-2981057 18639836009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