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TCL集团董事长李东升率队到访中远海运,就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加强协作进行协商;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谈及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一箱难求”,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孙文剑表示,鼓励货主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合约,保障双方利益,同时对市场价格起到平抑作用;9月28日,佛山市商务局发布消息称,为了帮助当地外贸企业解决海运物流费用猛涨、仓位紧张、货柜紧缺等问题,商务局率佛山市重点外贸企业走访盐田港……“堵塞”的国际物流航运已经严重影响到家电外贸企业的订单和利润。
有电热水器OEM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家电网,今年企业外销增长强劲,但由于集装箱太紧张,造成很多订单的产成品压在仓库发不出去,而上游供应商货款要按时支付,下游客户的回款却收不回来,其公司今年的流动资金占用比去年增加一倍有余,资金链吃紧。他表示,海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出口行业的一大“顽疾”。
在面对投资者时,小家电出口企业新宝股份提到,目前公司外销订单平稳,但国际物流运力持续紧张,客户国际物流运输成本畸高等因素对整个出口行业造成较大影响,公司客户下单及出货节奏受到一定程度干扰,因此公司整体外销订单落地会相对平缓。新宝方面还表示,公司预计2021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会是海外需求的低点,国际物流会修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而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国外订单已经接近圣诞节旺季尾声,往后需求会有所下降。同时,他们认为,国际物流成本高企会促使下游客户将成本转嫁出去,到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海运费用有望回归相对正常水平。
广东雅丽诗电器相关负责人提到,出口业务是公司的营收大头,占到经营收入的80%,他们在土耳其联盟、埃及、巴西等地都有工厂。去年疫情以来,随着土耳其等地的工厂停摆,直接拉动了国内产品出口需求,但从2020年12月份起,公司便遇到航运费用剧烈上涨问题。“虽然我们做得是LOP(一价定律)价格,自己不用承担海运费,但成本还是加到了客户端,在他们的销售终端很难拉上去。今年2月份,由于国内春节,船运费有所缓和,这种平稳状态持续到5月份。进入6、7月,又出现订不到集装箱、海运费上涨等情况,下游客户要求推迟发货,从而导致我们整个市场包括销售团队流动不起来,库存压力特别大。外贸订单虽然增加了,但利润不增反降。”该负责人粗略估算,疫情以来国内到欧美的航路相关费用涨幅在5~10倍之间。
他同时提到,去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峰值在7.17元,到今年9月降至6.46元,对于企业来讲汇兑损失的是纯利润,再加上原材料涨价,要不要继续接单对他们而言成了进退维谷的窘境。
而另一家家电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告诉我们,“今年公司面临两大压力,一是大宗原材料,感觉家电行业今年一直在为宝钢武钢等材料企业打工,他们的报表很好看,我们的压力山大;第二便是海运货柜涨飞天,我们的一些客户也在讲,如果中国到欧洲和美国的运费再不下降,他们会考虑将制造基地转移到东欧或墨西哥等地,航路费用已经对中国的制造工厂产生较大压力,国家不得不提起重视。”
相对于中小企业,大型家电企业在风险应对方面显得更有经验。据美的方面介绍,近两年公司的出口增长远大于内销增长,诸如洗碗机、烟灶和热水器的出口都不错。今年年初,面对海运费上涨的势头,美的集团未雨绸缪,在1月21日同中远海运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暨运输服务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在集装箱运输、端到端物流供应链、海外合作、数字化转型、集中采购、仓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智能楼宇系统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而这一剂“预防针”也打得很及时,保证了美的外销订单的利润。此外,美的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套期保值措施对冲汇率变动影响。
除了美的,海尔集团在今年2月7日也同中远海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暨运输服务框架协议。而去年12月,海信集团混改引入航运物流企业青岛新丰作为战略投资者,也不失为一步先期布局,据悉海丰是一家航运物流企业,其主要业务布局在亚洲区域内,并开始向非洲等亚洲域外市场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海丰目前经营70条贸易航线,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主要港口,在9个国家与物流及生产企业或者当地港口、码头设施经营者合作设立超过35家合资公司,而近年来海信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的市占率进一步增长。
据美媒消息报道,美国一些最繁忙港口的高管预计,由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希望尽快补充耗尽的库存导致港口货物积压,超越了航运通常的季节性淡季而需求旺盛,全球主要航运通道的拥堵或持续到明年。在今年航运高峰季,抵达美国海岸的集装箱数量达到创纪录水平,而在南加州港口等待泊位的船只数量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拥堵已经蔓延美国内陆各地仓库和分销网络。加州长滩港执行董事认为,主要集装箱港口拥堵预期会持续到2022年夏天。乔治亚洲港口管理局负责人则表示,至少到2022年中期乃至整个2022年,航运市场情况仍可能会非常强劲。
分析人士指出,往年由于2月份是中国农历新年,中国工厂放假停产会引起集装箱运量放缓,但此次港口大拥堵,不是未来4-5个月后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当疫情逐渐平息时,僵局才可能打破。这才是造成目前局面持续的真正原因。”(刘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