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苹果明年为iPhone换用USB-C接口的消息甚嚣尘上,看起来,一根线走天下的方便指日可待了。
不过,你是否有疑惑,虽然都是USB-C接口,但实际上它可以对应雷电4、雷电3、USB 3.0、USB 4等多种协议,那么这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呢?
实际上我们通过官方的一张图就能看个大概:
如果非要分三六九等,那么雷电4认证的接口和数据线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它向下兼容之前所有的雷电标准,而且可以实现单线最长2米的传输,包括PCIe、DP、USB数据等。
虽然雷电4依然是40Gps带宽(双向),可PCIe链路从雷电3的16Gbps增加为32Gbps,且必须支持双4K或者8K显示输出,还支持四口雷电扩展坞、从睡眠唤醒以及虚拟机的Intel VT-d DMA(直接内存访问)保护,所以不要单纯从带宽,认为雷电3到雷电4只是换马甲。
相较而言,USB 3/DP、USB 4比雷电就宽容得多,跑不满40Gbps同样可以叫USB 4(非全功能),最小供电也分别只有4.5W和7.5W。
USB历史
USB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发起者包括微软、IBM、Intel等,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推广一种通行接口。当时起步速率是1.5Mbps,USB 1.1升级到12Mbps,2001年,USB 2.0带宽飞跃,来到480Mbps,20年后的今天,USB 2.0依然活跃在各种领域。
2011年,USB 3.0横空出生,正式进入千兆时代,USB 3.0初始速率就达到了5Gbps。2014年,USB 3.1问世,其中USB 3.1 Gen2首次引入Type-C接口,速率提升到10Gbps。2017年,USB 3.2再次将速率提高到20Gbps,且C口成必须。
不过,2019年,USB组织启用新的命名机制,USB 3.0/3.1改名USB 3.2 Gen1/Gen2,USB 3.2则更名USB 3.2 Gen2x2,只是一些硬件厂商仍习惯于之前的命名习惯。
同一年,USB 4发布,可以说是平民版雷电3,带宽增至40Gbps,供电增至100W,引入对PCIe链路和DP1.4a传输的支持。
雷电(Thunderbolt,苹果称“雷雳”)历史
雷电由Intel、苹果合作开发,2009年以Light Peak的名字首秀,2011年正式推出,当时基于miniDP开发而来,设计之初就意在整合传统数据和视频信号混合输出,包括独创的菊花链,双通道带宽上来就是20Gbps。两年后,雷电2问世,升级支持DP1.2信号传输,第一次支持4K。
雷电3则整合了PCIe 3.0、DP1.2和USB 3.1与一体,支持4K 60/5K屏幕,100W供电,基于雷电3,外接显卡正式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