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你便嘹亮,舒缓你更悠扬。雄壮你会急切,哀婉你亦悲伤。喜你也帮,怒你也帮,难言难诉的忧与怨让你不平而起,从后台走到前场……听一曲高调悠扬的帮腔,梦中也绕梁!”五一小长假期间,川剧首个“川剧帮腔表演人才培养”汇报演出,在成都理工大学实验剧场上演。
(资料图片)
帮腔,是川剧高腔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川剧帮腔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在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支持下,由仲呈祥、李明泉、傅谨、黎继德、陈智林、林戈尔、刘迅、陈巧茹、杜建华、艾莲、张小燕、廖忠荣、王文训、李秋华、简小丽、陈平、宋涛等17位专家名师授课,10名来自四川和重庆的青年学员,历经30天的集中培训和一周的采风实践,最终成果以汇报演出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导演、串讲人熊剑
此次演出由串讲人将演出中的各个表现元素和环节,有机和谐地串联起来,帮腔、乐队和演员讲述川剧帮腔的“前世今生”,通过四部传统高腔剧目《刁窗》《摘红梅》《放裴》《思凡》的表演,既将川剧帮腔推到台前,又用高腔剧目展示川剧之美。
这既是一场以帮腔为主题的川剧演出,也是一堂生动的教学课程展示。帮腔是整台演出的主角,乐队始终位于台上,与帮腔密切配合,展示川剧高腔“帮打唱”的魅力。有观众表示:“把帮腔和武场搬到台上,让我们可以近距离直观接触,对帮腔的历史和作用一目了然,有很高的科普价值。”
帮腔演员杨茜
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青年帮腔演员杨茜直言:“此次川剧帮腔表演人才培训班机会非常难得,以往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培训班 ,能够被遴选来学习我觉得非常开心,也很珍惜这次机会,有那么多名家、名师给我们讲课,收获满满,受益匪浅。以前演出,我们帮腔都是在侧幕或者乐池里面,这次的汇报演出把我们作为主角在台上表演、演唱,我觉得很不一样,观众不只能听到我的声音,也能看到我的样子,以后我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和表情管理。”
帮腔走到台前
作为本次汇报演出的导演和串讲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导演熊剑坦言:“作为一个川剧人,我非常感谢‘川剧帮腔表演人才培养’项目,高腔是川剧最重要、最有特点的声腔,保留了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的演唱风格,传入四川后,与四川的音乐、锣鼓的融合,形成了‘锣鼓助节、不托管弦’的‘帮、打、唱’舞台表现风格,得到全国各剧种的推崇。严格来讲,现在帮腔人才严重匮乏,各地市院团都存在帮腔人员不足,很多经典传统剧目没有办法排演。”
结业合影
在熊剑看来,“此次培养项目,虽然在人数上不是太多,但却吹响了这项专业人员培养的号角,我希望类似的培训项目越来越多,使更多的川剧从业者得到高水平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让我们的川剧事业蒸蒸日上,为四川文化艺术‘攀原登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据培训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