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当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离去,当耳畔的微风夹杂着些微的热气,与热烈的阳光一同出现时,也意味着夏日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5月6日,作为入夏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在古人看来标志着夏天的开始。

“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中,这样写到立夏的含义,其中“假”即“大”之意,意思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尔雅》中也写到:“夏,大也”。在古时,人们十分重视这一节气,更有皇帝在立夏之日赐冰的习俗,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有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资料图)

北宋《槐荫消夏图》

立夏的到来,意味着高温酷暑的夏天已经不远。夏日苦闷,却万物繁茂。水塘里的青蛙,聒噪不停的蝼蝈、树间的蝉鸣,夜间飞舞的萤火虫……关于夏日的动物意象,从古至今向来不少。于是,古人将立夏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从立夏的物候现象中可见,初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王瓜的蔓藤和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而这三个物候现象显示,进入夏季,气温大幅度升高,动植物进入了旺盛的“夏长”时期。

立夏时节蝼蝈鸣 到底是哪种动物在鸣叫?

进入炎热的夏日,首先出现在你脑海中的声音是什么?是池塘边集体开启“歌唱”模式,呱呱不停的青蛙,还是树林里此起彼伏,忽断忽续的蝉鸣声?在古籍记载的立夏三候中,首先出现的就是关于声音的意象。可是其中的“蝼蝈鸣”,却衍生出了多种的解读,正是因为关于“蝼蝈”是什么,一直以来说法不一,有说法认为这是为蝼蛄﹐也有说法认为指的是某种蛙类。

《宋崔悫画杞实鹌鹑图册》画中展示了林野中的某个角落,一株枸杞以及禾草旁,有只鹌鹑正眈眈地望著地上的蝼蛄。

汉朝大儒郑玄曾在《礼记·月令》中,写下:“蝼蝈,蛙也”的批注,而后唐、清均有人做出类似判断。《逸周书·时训》中有载:“立夏之日,蝼蝈鸣。”清朝学者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

而在另一个主流说法中,将蝼蝈视为蝼蛄,俗名又称为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在医学古籍中,能够看到其的身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螜,各地方言之不同也。”

在农业生产中,蝼蛄的存在能让不少农家忌讳,作为害虫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趣的是,在古籍《古今注》中记载:“蝼蛄,一名天蝼,一名螜,一名硕鼠。”可见,蝼蛄还有另一种别称,就是硕鼠。在《诗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在大众印象中,以为其中的“硕鼠”,指的是巨大的老鼠。可现在看来,也极有可能指的是蝼蛄这一昆虫。

《古今注》中还这样描述到蝼蛄,称其“有五能而不成其技”。“一飞不能过屋,二缘不能穷木,三泅不能穷谷,四掘不能覆身,五走不能绝人。”说的是蝼蛄能飞,却飞不上屋顶;能爬,却爬不过树梢;能游泳,却游不过河;会挖洞,却盖不住自己的身体;能走,却甩不开他人。于是,蝼蛄也是“学艺不精”的代表

暑气渐显 蚯蚓纷纷从土里钻出

立夏时节,还有一样生物也按捺不住,从泥土间探出了头,那就是蚯蚓。随着夏日的临近,地下温度升高,土壤中的蚯蚓掘土而出,呼吸地上的空气。于是立夏的物候中,第二候就是“蚯蚓出”。

在古人看来,蚯蚓长期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从纷纷从土里钻出来。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中也写到:“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蚯蚓,看似长期“潜伏”在地下的、不起眼的生物,却在古代有着“地龙”的称号。在民间传说中,蚯蚓地位的上升,与宋太祖赵匡胤相关。相传,在赵匡胤登基不久后,便被疾病缠身,一位来自洛阳的药铺掌柜,以蚯蚓为药,治好了他的疾病。于是,“地龙”的名声和功用也就广泛地流传开了。

不仅在医药中作用不俗,蚯蚓在古代文人的心中,其也颇受推崇。荀子在《劝学》中写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文章用蚯蚓为喻,论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可见,蚯蚓虽身体柔弱,却用心专一,其品质也符合古人的追求。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在立夏节气,民间称重、尝新、斗蛋,用此来迎接将要到来的炎热天气。随着渐渐上升的气温,准备好拥抱夏日,与春天告别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