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王卓
一望无际的荒野中,当乌云不断聚拢形成压顶之势,呼啸的狂风从耳边刮过,眼看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立于风暴的边界上,刘屹靖要做的,不是寻找一片遮风挡雨的安稳场所,而是驱车前往,无限靠近风暴的中心。不久后,他手中的相机便会记录下这场风暴形成的过程,捕捉到不同寻常的天气现象。
暴风雨过后绚烂多彩的双彩虹,日落时分被染上金橙色的乳状云(悬球状云),十几条闪电同时挂在空中的强雷电景象……在刘屹靖的镜头之中,气象的瞬息万变,极端天气的撼天动地,大自然的美丽与愤怒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于是,在网络上,刘屹靖的身上渐渐有了许多的标签。“00后追风少年”、中国首个职业风暴摄影师、气象科普博主、短视频大V……他屡次被央视新闻栏目报道,又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其追逐风暴的故事被数万网友津津乐道,更被白岩松评价为“互联网时代特别需要的老师”。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封面新闻对话到这位“追风少年”,说起了他与风暴长达数年的“不解之缘”。
刘屹靖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追逐风暴是一种本能”
“冰雹为何只发生在温暖的春夏季?寒冷的冬天为什么几乎看不到冰雹灾害的身影?Hello大家好,我是风暴摄影师Range四方,本期视频我将和大家详细说说冰雹的原理……”
打开网络,搜索关键词“Range四方”,那是刘屹靖在网络中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就能看到他面对镜头,为网友们分析异常天气现象的视频。画面中,他将专业绕口的气象名词信手拈来,计算风暴上升的速度,细细分析极端天气的形成过程。也许第一次点进账号的网友,会认为这是一位专业的气象学家。但其实,屏幕中的他才不过21岁,是名副其实的00后。
“追逐风暴是一种本能。”在此前的许多报道中,幼年时期的刘屹靖已经表露出了对于气象、风暴的迷恋。但在其本人的描述中,他清晰地回忆起三四岁时所经历的雷暴雨天气,闪电伴随着巨大的雷声将窗外照耀成一片亮白。彼时的他,还是恐惧风暴的,会吓得“浑身发抖”,可对于变化莫测的气象,以及与其相关的自然科学,已经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了。“我妈跟我说过,我小时候玩坏过上百个地球仪。”
刘屹靖还记得自己13岁时所见过的一张气象雷达图,那应该是他对风暴感兴趣的开端,是与气象学产生关联的“源头”。“这张图可以告诉我们,显示出来区域是否会下雨,下雨的强度有多大,这些云往哪里走,又是怎么变化的……这些都看得到。”之后,刘屹靖开始通过书籍和网络自主学习气象知识,跟着资深的气象爱好者看他们如何预测天气,尝试着自己分析气象原理。
初高中时,刘屹靖还自己运营着一个气象科普账号,时常写下千字的分析长文,配着自己用手机拍摄下的气象图片。虽然这个过程看似漫长而枯燥,但刘屹靖却乐此不疲,从中收获着知识与乐趣。如今,回望这段经历,就像是一栋大楼所打下的坚实地基般,漫长年岁所累积的专业知识成为了刘屹靖而后工作中取之不竭的宝库。
年幼时的强烈兴趣,加上少年时的学习累积,倘若按照刘屹靖所规划的人生线路,自己会考入心仪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成为一名气象预报员,那是他从小的梦想。但命运无常,一场疾病让他与喜爱的专业失之交臂:在冲刺高考的关键时刻,他一个月瘦了20多斤,身体的不适让他无法专心备考。“我没法学习,我没法集中注意力,这条路完全断掉了。”
未能考入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专业,按照预期的道路前进,这看似是刘屹靖生命中的巨大遗憾,可人生变化不定,命运早早在此埋下了一个小伏笔,等待他在之后的岁月中揭晓。
刘屹靖的风暴摄影作品
“在中国跨越2.4万公里追逐风暴”
2018年的3月15日,此时距离高考不到一百天。就在同学们奋笔疾书之时,生病的刘屹靖请假在家,正神情专注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凭借多年累积的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一团风暴正在向他靠近。更为神奇的是,这团风暴正好在他家窗前不过几公里的位置经过。
“我与风暴之间没有暴雨或者是雾气的阻挡,能见度特别好,当时风暴下的闪电频率也很高,隔几秒钟就能看得到一条,雷声也是不断。”说起当时的画面,刘屹靖记忆犹新。当时他的身体正处于不适,为了转移注意力,他拿出家中的一台老相机,拍摄下十几张闪电图,并随手发布到了社交账号上。没想到,一夜过后,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爆款”到来了。
“我其实没有接触过相机,更没有摄影基础,只是在那儿乱按快门。”当时我把这组图片发到微博上,在网络中被疯狂转发,还登上了南昌本地的许多头条,更被中国天气网征稿了。彼时,刘屹靖正沉浸在失意之中,可这偶然的经历让他灰暗的生活看到了一丝光亮。“我想着,摄影也许是一条新的道路。”
于是在整个2019年,刘屹靖都在钻研摄影摄像技术,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爱好者,也拍出了水平不俗的短片作品。但同时,疑惑也在困扰着他,那就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风格,究竟有没有出路?”在尝试了不同题材的摄影之后,一个想法开始盘桓在他的脑海中,“要不要去试一下拍风暴?”
“我之前其实完全不打算去尝试拍风暴,在国内想要拍到能够媲美国外的经典作品是非常难的,因为利于强风暴形成的气象条件,中国是比国外温和很多的。”刘屹靖举例到,美国一年平均有一千多个龙卷风,而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中国在2014年的过去24年间就只有43个。“龙卷风都产生于风暴之下,所以不难想象,风暴强度也是差了很多倍。”
刘屹靖在追逐风暴的路上
纠结了许久,刘屹靖无意间在家乡用无人机拍下了一场风暴,这是他真正意义上拍摄的第一场风暴,随后又在南昌成功拍摄下两次风暴的画面,这让他决定开启自己的“逐风之旅”,正式地去内蒙古完整地追逐一次雷暴天气。2020年的7月,刘屹靖来到内蒙古,驱车追逐风暴,又在8月的拍摄中,他拍下了第一幅真正的高质量风暴影像,足以媲美美国很多经典的作品。在拍摄现场当激动的心情慢慢褪去后,刘屹靖感受到了巨大的平静。“我真正在中国拍出了自己一直都不敢想象的画面,我觉得我找到了方向。”
刘屹靖的微博置顶博文,是他于今年2月发布的一条视频,在长达半小时的视频里,记录了他在2021年,用近半年的时间,途经11个省,累计行驶2.4万公里,追逐并拍摄了上百团壮丽的强风暴的经历。镜头中,1秒钟至少10多条的超级单体雷暴的闪电,一场龙卷风所形成的过程,多单体冰雹风暴下的壮观的乳状云……这些或震撼、或复杂、或惊心动魄的天气现象,都被刘屹靖一一收录在画面里。
而在追逐风暴的过程中,刘屹靖也遭遇过不少危险的境遇,就如他在微博所写的那样,“一路上,暴雨、冰雹、强雷电,几乎每天都在我身旁发生”。刘屹靖还说到,在2021年7月的一次判断失误,狂风暴雨中他所乘坐的车陷入了泥土里无法动弹。“外面的雨大的来,车的雨刮器根本起不了作用。”位于荒郊野岭的地段,他只有从数十公里外叫来救援,才勉强脱身。
曾有无数人问过刘屹靖,为何要去追逐如此危险的风暴?自然,风暴中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令人着迷,而另一原因,则是在寻找风暴的过程中,刘屹靖体会到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刘屹靖的风暴摄影作品
“像对待风暴一样对待人生”
在2022年5月出版的SCI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专刊上,选用了这样一张封面:一张超级单体雷暴影像中,囊括了中气旋、降水线迹,以及孕育龙卷风的墙云。据悉,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典型的超级单体雷暴影像,不仅被气象学界被誉为中国中尺度气象学“里程碑级”的作品,更终结了国内相关人员在部分中尺度气象科研、教学等工作中,长期引用国外摄影师拍下的风暴作品的历史。而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正是刘屹靖。因这幅作品的“引爆”,他的其他作品也相继在气象学界“亮相”。
“这是在2021年8月,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拍下的作品。”刘屹靖说到,当时该影像出来后,轰动了几乎中国的整个中尺度气象学界,不管是气象的许多科研工作者们、气象业务人员或是一些气象爱好者,都转发了这张作品。“这是国内最典型的一张超级单体的影像,它把超级单体几个标志性的结构特征都给记录进去了,其中有超级单体大漩涡般的中气旋云墙结构、风暴前侧下沉区的‘降水线迹’以及孕育龙卷风的‘墙云’结构,还有中气旋上的入流云带。”
刘屹靖的风暴作品登上SCI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专刊
就在该作品问世后,当人们在介绍刘屹靖时,总会使用“中国首位职业风暴摄影师”的头衔。2021年,他先后受邀去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开展气象学术报告,讲述风暴背后的原理与它的拍摄故事。而这些学校中,就有他年少时最为憧憬的,却因病遗憾错过气象学府,如今,刘屹靖与预想的人生南辕北辙后,却殊途同归地达到了另一种“圆满”。刘屹靖也感慨,命运虽向他开了一个玩笑,却用另一种方式,让他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那一刻还是非常激动的,我通过一种完全想不到的方式,达成了我的梦想。所以为什么说我喜欢拍风暴,因为每个风暴都是不一样的,你永远拍不到两幅完全一样的风暴作品。在一次追风过程中,有时会一直拍不到理想的作品,但每当我以为失败的时候,我总有一些意外收获,正是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吸引着我,它正如我的人生一样。所以我对待风暴的态度,跟我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样的。”
风暴孕育出壮观又震撼的天气景观,但透过影像,也许人们会忽视被风暴席卷后,当地所遭受的巨大灾害。2020年的夏天,当刘屹靖在内蒙古着迷于拍摄风暴时,目睹了受到冰雹灾害后,牧民无奈又愤怒的情绪。他开始思索,自己在追逐风暴的过程中,是否忽略到了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痛楚与心酸。
刘屹靖在2018年拍下的闪电图
“之前我没有想过,我拍的风暴会给人们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我已经看了很多文献了,也看到文献中统计的伤亡人数,我知道极端天气肯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影响。但是当我沉浸在这个摄影师的身份时,我就把这些东西忘掉了。原来,我所追求的‘艺术’,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那次回去后几个月,愧疚感一直萦绕我的心头。”
如今,刘屹靖的风暴摄影作品已不单纯是分享画面,更会加上注解,讲述风暴的原理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天气。在刘屹靖的短视频或社交账号上,还能看到这位还带着些许稚气的青年,面对镜头录制口播视频,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科普气象知识。他正在克服着自己的镜头恐惧,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人了解气象知识从而避免可能的自然灾害。
在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遇见你栏目中,曾用13分钟的专题报道向观众介绍到这位“追风少年”。而在《新闻周刊》节目中,白岩松这样评价到刘屹靖,说其是“是互联网时代,特别需要的老师,用自己的专业,为网友带来新的知识点”。而回首与风暴、气象所产生联系的数年时光,支撑他一路走到现在的原因,究其根本也不过是“因为热爱”。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也迷茫过很久一段时间。如果要算我为此事积累了多久,真的就是从小就开始了兴趣,且一直没有放弃对于气象的兴趣和学习。就好像一个种子在发芽前,它的根系已经在地下蔓延了很长了很久,但你突然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本文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