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稀缺楼盘,坐拥宁静”,可能是“项目比较偏僻,周边人气不足”;“千亩大盘,成熟社区”,可能是“开发周期比较长”;“湖景洋房,水景园林”,可能是“小区里有个小水坑,坑边可能有围栏”……受楼市下行影响,部分开发商为了尽快卖出房子回笼资金,往往采取恶意欺骗、虚假宣传等手段,购房者“踩坑”不断,极易引发涉房纠纷。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欺诈和虚假宣传的“套路”多,有的开发商往往在所售楼盘周边或小区内部的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上做文章,通过模糊化的宣传语,如“超大楼间距”“交通便利”“医疗资源优厚”“划入学区”等作为卖点。而购房者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和法律意识,存在盲从心理,轻易听信虚假广告以致上当受骗。特别是涉世未深、房屋刚需的年轻群体成了受骗“重灾区”。

开发商虚假宣传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购房者的知情权,不仅影响国家“保交楼、稳民生”政策的落实,损害广大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稳步复苏和健康发展,亟须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关乎民情。要遏制房地产虚假宣传泛滥的态势,必须加大对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一方面,提醒开发商一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广告宣传;另一方面,提升购房者证据意识和诉讼能力,引导其通过向市场监督局举报或诉讼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除了严格执法外,还应适当提高惩罚力度,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机制,通过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在融资、拿地、预售等各方面进行严格限制等举措,以及引入退房和索赔的双重惩罚等措施,提升其违法代价;购房者在买房之前要持理性的态度,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广告宣传,就开发商承诺的相关配套设施,积极到规划部门、房管部门以及建设部门查询资料;在核实相关情况之前切莫轻易交付定金,谨防房地产虚假宣传陷阱,别被楼市营销“套话”套住;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对含有夸大宣传、虚假违法内容、绝对化用语及引人误解的房地产广告的查处力度,要真查真打、严查严打,要敢于硬碰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周志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