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等媒体证实,Investcorp收购AC米兰的“排他性谈判”接近成功,红黑军距离易主越来越近。
这些天,很多人反复不断的留言问我:为什么AC米兰能卖到10亿多欧元,而国际米兰传闻中的收购者,多是二道贩、抄底客,缺少让人信服的优质买家?两支米兰,存在什么差别?
早在去年夏季,张康阳在接受《米兰体育报》专访时,就指出了问题:“我们目前要做的,是通过降低成本来维持财政平衡,不然我们总也不会找到新的投资者。”
综合财经专家、《Calcio e finanza》等各方资讯,当前国际米兰与AC米兰最大的不同在于,国米单赛季的运营成本——或者说是财政包袱——要比米兰高出1.4-1.5亿欧元,这是蓝黑军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
上赛季国米收入3.6亿欧元,赤字2.45亿欧元,令人震惊。
本赛季,米兰双雄的常规收入差距不大(票房+联赛转播费+欧冠收入),国米通过球市卖人回笼资金更多,预计赛季总收入在4亿欧元左右。即便如此,国米本赛季仍会有1-1.1亿欧元左右的赤字——这是国米财政CEO安东内洛红口白牙证实过的事。
AC米兰本赛季收入预计是3亿欧元左右,预计赛季赤字是5000-6000万欧元。
可见,国米本赛季的运营成本在5亿欧元以上,而AC米兰的本赛季运营成本约为3.5亿欧元,两队之间的差距达到1.5亿左右。
国米比米兰多出的财政负担,具体在哪?主要是三大块。
首先是薪资成本。
《米兰体育报》介绍,国米薪资总额比米兰高出30%,如果算上那些编外薪资(比如孔蒂、纳因格兰的遣散费都是按薪资方式分期发放等),那更高。
再者是摊销成本。
所谓摊销,包括但不限于那些需要分期支付的转会费(举个例子,阿什拉夫、卢卡库、巴雷拉等人是国米用分期付款方式从皇马、曼联、卡利亚里买来的,虽然有人已经离队,但支付合同摆在那里,国米每年该付的分期款还得付)。
还有就是利息成本。
国米不久前发行了4.15亿欧元的债券——这部分债券是拖希尔时期发行的债券留下的后遗症,国米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向前滚动。利率在5%左右。
此外,国米母公司(苏宁控制的OCM卢森堡公司)去年夏季向橡树资本(Oaktree)借了一笔高利贷,根据相关文件,这笔高利贷总额2.92125亿欧元,年利率高达12%。
虽然这笔贷款的借债人不是国米,但质押的是国米控股权,蓝黑军无法置身事外。
如果张家无法偿还本利,就会像是当年李勇鸿失去AC米兰一样,丢掉国米的控股权。然而橡树资本几次表示无心经营国米,真拿下国米后可能转手就会再卖掉,若真出现这种状况,对国米是福是祸并不好说。毕竟橡树若不负责任,所托非人,再来个托希尔,会遗祸无穷。
去年夏季至今,张家已经支付了2100万欧元的利息款。至于这些利息款是张家自掏腰包,还是来自国米,还有待查证。
国米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或许就是国米很难易主的原因——如果球队不设法改变,未来即使每年大股东砸出1亿多欧元给球队,也只能填补亏损窟窿,根本谈不上扩军备战、搅弄球市。这足以吓退很多买家。即使一些实力不俗者,也会对背着沉重包袱的国米敬而远之。
有个哥们始终坚信“石油爹”会驾临国米,每天给我转各种不靠谱的资讯。但即使是“白头巾”,也不愿意每年砸出九位数的欧元却连个响都听不见。
国米目前压力很大。
财政情况如此,就只能被迫去借高息贷款来保证球队现金流,同时以高卖低买的方式来谋求转会盈利。但借贷会导致国米利息成本居高不下,加剧亏损。出售球员也风险不小,一旦补充不当,导致球队实力下滑,失去欧冠资格的生命线,那可能是“灭顶之灾”。
而且,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真正的治本方法,就是痛下决心,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薪资成本、转会费摊销成本。
同时,国米必须努力追求增收——比如提升互联网变现能力、再难再苦也要推动新球场方案、力求欧冠、杯赛、超级杯等赛事成绩更好来捞金。
本赛季,国米的亮点,是欧冠闯入淘汰赛、超级杯夺冠增收千万、意杯半决赛增收千万、杯赛决赛若能取胜又能增收700-1000万等。这些才是国米走出困境,赢得转机的正道。
综上,张康阳一年前就说明了:如果不降低成本,国米很难找到新的投资者。
反之,如果在降低成本方面有所建树,那么无论是未来国内外形势转变后张家恢复注资能力,还是优质买家浮出水面后国米经历易主,蓝黑军就有望真正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