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资料图】
在全世界都拥有大量知音的中国艺术,在学术圈也不乏专门对之进行研究的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迈克尔·苏立文(1916—2013)就是其中一位。曾担任斯坦福大学东亚美术系主任,也是牛津大学荣休教授的苏立文,长期致力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艺术,不仅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其富有传奇性的一生更与中国艺术密不可分。由于将一生奉献于中国艺术的研究与传播,苏立文有“艺术界的马可·波罗”之称。
19世纪后期,伴随着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外流,欧美国家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也随之发展。通过翟理斯、喜龙仁、福开森等学者的研究和译介,初步建立起中国艺术史的研究领域。但这时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有待后继学者修补、完善。二战后的学者继续推动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他们与各地的藏家和学者积极互动,在语言能力和对作品、文献材料的掌握和解读上都超越前人。苏立文与高居翰、方闻、傅申等人共同成为这一代学者的代表。
至今已先后有8个英文版本
长久被当作名校学习中国艺术史教材
苏立文首版于1961年的著作《中国艺术史》,以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线索,按照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不同门类,反映自石器时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艺术全景,并配有410幅高清插图,展示历代艺术珍品。该书自1961年首版以来,多次再版,成为耶鲁、普林斯顿等多所大学中国艺术史的教材,至今沿用不衰。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巫鸿评价其是“实为学习中国艺术历史过程的最全面而精炼的入门读物”。
2022年6月,全新修订的《中国艺术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推出,这是作者迈克尔·苏立文教授生前最后一次修订的版本,不仅增加了书法、女性及21世纪当代艺术,译文和插图也有全面升级。
《中国艺术史》在数十年间多次更新修订,英文版本至今已先后有八个版本。一方面,苏立文教授坚持以作品本身为艺术史研究的“底线”,始终沿用按照时代、类型的写作框架,尽可能全面、清晰地介绍中国艺术作品。另一方面,随着研究进展、方法转型、视野拓宽,本书在每版更新中都会吸收学界最新成果、充实内容。文景本次推出的全新修订版,以苏立文生前最新修订的英文版为基础,其中对书法篆刻、女性艺术家以及当代艺术的研究成果有大量增补。本次中文版更新,也对译文进行了修订,并改善了书中近百幅插图质量,阅读体验有全方位提升。苏立文教授以他全面的视野与细致的文笔,编织出中国艺术发展的图卷。无论对中国艺术史的初学者或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不能错过的通史读本。
抗日战火中与中国结缘
在四川结识张大千等艺术家
苏立文1936—1940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建筑学。毕业后不久,24岁的苏立文,作为国际红十字会英国分会的志愿者,被派往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苏立文结识了同是志愿者的吴宝环(后改为吴环)。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后来结为夫妻。
1943年苏立文和吴环(中间两位)结婚纪念照
1942年,在吴环的推荐下,苏立文担任考古学家、华西协和大学教授兼博物馆馆长郑德坤的英文助手,并结识了许多因为战乱而聚集在四川的艺术家,其中包括张大千、吴作人、黄宾虹、丁聪、叶浅予、关山月、庞薰琹等。学习建筑的苏立文,从此走上了学习汉学和研究、收藏中国艺术的漫漫长途。
苏立文与张大千(左)
抗战胜利后,苏立文偕夫人返回英国。与中国艺术深深结缘的他,选择到牛津大学继续学习中国艺术史。1950年,他又获得奖学金,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继续完成博士后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当时在英美并非显学,苏立文的学习生活一度相当艰苦,吴环也要时常外出工作支持家用。妻子不仅能在生活上支持他,帮助他跨越语言的隔阂,还通过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苏立文这个异乡人,对中国艺术与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黄宾虹1947—1948年间寄给苏立文的《松阴待渡》
在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苏立文也持续关心现代艺术。最初返回英国时,他还带着几年间积累的有关现代艺术的资料,但箱子不幸遗失。庞薰琹帮他向中国的艺术家收集资料并寄送到英国。与他素未谋面的黄宾虹在听闻后,还特意寄去一幅小画。
这些心血的最终结晶,是1959年出版的《20世纪的中国艺术》。苏立文曾说,“五十到七十年代里,西方对中国艺术几乎毫无兴趣。”这本书在出版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这一题材唯一的西方语言叙述。
1980年代,年届七旬的苏立文返回牛津大学,随后作为圣凯瑟琳学院院士荣休,但他并未停止工作。1990年代起,苏立文的几部主要著作陆续被翻译为中文,并多次到中国发表讲座、参与研讨。
与苏立文相伴60年的爱人吴环晚年罹患阿兹海默症,苏立文除了参加学术活动,平日里承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直至她2003年逝世。10年后的2013年9月,97岁高龄的苏立文在英国逝世,而在一个多月前,他还亲自参加了《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在上海书展的发布会。
(图片均由出版方世纪文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