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和电视剧《三体》播出,将科幻话题再次推向新的热潮。AI机器人参与原创性较高的创作,以及元宇宙带来的真实与虚拟的关系,也引发大众的深深思索。在此背景下,2023年春天,科幻作家刘洋的最新长篇《井中之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备受瞩目。

科幻新作《井中之城》封面

刘慈欣点赞


(资料图片)

“展现了科学的诗意和宇宙的美感”

刘洋是新生代科幻作家中极具创作力的一位,其作为科幻新秀推出自己的首部长篇《火星孤儿》时,就曾获得刘慈欣等科幻名家的大力赞赏。

《井中之城》不仅延续了《火星孤儿》的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风格,且在科学设定、物理知识科普、现实观照等诸多方面有了更加深刻、优异的表现,小说中对“元宇宙”的深入探讨引人反思,令人警醒。这次推出的新作,也得到刘慈欣的再次肯定,“延续了科幻文学的宝贵传统,展现了科学的诗意和宇宙的美感”。

《井中之城》从一个快递小哥张亮的日常生活出发,他每天沿着相同的路线,将各种各样的快递送到每户居民手中,天气寻常,街道寻常,一切都那么平平无奇,除了城市天空中的破洞隐约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气息——这是一座建造在井中的城市。抬头看天,只能看到圆形豁口中零散的星光或阳光,从豁口往下,是并不整齐的壁面,城市的繁华烟火,全数坐落在数千米下的深井之中。

刘洋擅长挖掘日常生活中科幻的一面,往往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以诸多平凡普通的细节密织出一张繁华烟火的生活图景,然后从一个极不起眼的破口,突然扯下遮蔽世界真相的面纱——如同叶文洁就是“统帅”一般,张亮经历了一系列迷影重重的奇异事件之后,惊觉“井中之城”不过是一座建造在原子中的虚拟城市,而自己所谓的平庸人生,竟是层层设定之下被不断收紧的命运轮回。

不对劲的收货地址,数次未知来源的严厉警告……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细节将张亮拉入未知的深渊,多重力量的交织博弈,推动着他的命运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动——他所坚信的一切都变作虚假,不合逻辑的事件接连发生,奇怪的物理规律,离谱的世界运行规则——“井中之城”里唯一真实的,竟然是城市上空最令人感到突兀的巨大豁口……

你有没有怀疑过世界的真假?是否感到萍水相逢之人似曾相识?梦中之事竟然真实发生?“轮回”“前世”也许是真的?《井中之城》也许提供了另一种世界的真相——虚假之物为了隐藏真相,恒定之律竟只是安抚人心。

在完全虚拟的世界之中,张亮努力找到了真实的边界。即便那时地球在二维生物的摧残下早已面目全非,但张亮和古河却找到了确信的真实世界。可是读者在故事结束之后却被刘洋引入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哲学疑难之中:人真的能够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假吗?我们所坚信的世界的真实,果然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真实得坚不可摧吗?

科幻作家刘洋(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庄周再梦蝴蝶

“井中之城”的哲学寓言

《井中之城》在元宇宙大热的当下,提出了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令人再次深陷“庄周梦蝶”的千年哲学疑难之中——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如果说庄周梦蝶讨论的还只是纯粹的哲学问题,未来元宇宙技术的实践,将彻底打破纯粹物理意义上的“真”“假”界限,刘洋在《井中之城》就将现实的庄周与梦中的蝴蝶放入同一个真实维度之中反复考察,他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哲学命题:若两者皆真,何为假?若两者皆假,何为真?

这并非科幻作家在危言耸听。虚拟网络技术的诞生在方方面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三千年之变,未有甚于此者。然而,网络的虚拟特征也更加深刻地改变了真实与虚假的界限。人类似乎在技术的裹挟下,不断远离某种恒定的真实。元宇宙技术的提出,这个问题一定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元宇宙”技术的实践横向展开了生活的无数种可能:离世之人可以复生,人生短暂却可以永生,平凡之人轻松拥有超级能力……一切不可能皆因这项技术而变成现实。

有趣的是,这项技术却令物理真实变成虚假的数据——以数据的形式存在的人类,不仅无法辨认世界的真假,甚至于不能确信自己的真实存在。于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在这里,更指向了被深刻怀疑的作为主体的“我”的存在。

科幻新作《井中之城》

如果说,“科幻”小说应该承载对未来的幻想、对现实的警示,《井中之城》无疑是其中完成度极高的一部佳作。

作家刘洋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元宇宙”实践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它扩展了人类短暂生命的无限可能,却也隐匿着人类所不能把控的阴影面。《井中之城》不仅尝试预言了元宇宙的未来,让人看到技术的另一面,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衡量生命价值的尺度到底是什么?分辨真实与虚假,有意义吗?

即使用宇宙的尺度来衡量人类的渺小,人类也不因渺小而有所丧气,这是科幻比其他文学题材更为浪漫、广博的一面,也是科幻文学能够如此持久地引人共鸣的地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