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因此天气正逐渐回暖,但冬季末尾的冷空气仍不甘示弱,冷暖空气的交锋形成了频繁降水。

“雨水”有两层意思,一是从降水量来看,天气回暖,雨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期间,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元代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雨水花信:“菜花。杏花。李花。”进入雨水节气,万物生长,候鸟归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息尚微弱,南方多数地方则已春意盎然。

春寒料峭。即便是春之始的雨水节气,出现寒冷天气的几率仍然会很高。著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介绍,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正所谓“乍暖还寒”。广东在雨水前后的气象特征,通常表现为持续“湿冷”的阴雨天气,这也是广东2月前后的气候特色。

民以食为天。广东人在雨水节气的食俗方面有很多讲究。为应对连续湿冷天气,一些适用于大寒时节的进补食物,如腊味、糯米饭、羊肉等,在雨水节气仍宜多进食,意在“祛湿”。

今年进入雨水的日子,与农历正月十九(一说农历正月二十或相近日子)的“天穿日”(又名“补天节”)重叠。传说女娲炼五彩石以“补天”,让“天河”之水不再倾泻,黎民百姓便不再遭受洪灾。雨水时节绵延不断的阴雨,就如天空“漏雨”一样,因此民间用“补天穿”这一生动的习俗来迎接雨水节气的到来。东晋王嘉所撰《拾遗记》有载:“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繫煎饼饵置屋上,谓之补天穿。”

饶原生介绍,岭南文化中,“补天穿”的习俗在客家地区延续至今。客家人喜食糯米粉制作的传统食品甜粄,在“天穿日”这一天,客家人会在一大早生炉火、煎甜粄,并取一些软糯的甜粄抹到厨房、卧室、屋顶等缝隙处,或在甜粄上面扎针,用来表示“补天穿”,祈求新的一年能家宅稳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