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消息公布之后,安妮·埃尔诺的作品也引发了一股阅读和分析的热潮。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透露,《悠悠岁月》中文版在多个平台上销售一空,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紧急加印。

安妮·埃尔诺的作品有哪些独特优点?专家如何解读安妮·埃尔诺?作家同行如何看待她的写作?10月11日晚,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董强、出版家聂震宁和作家李洱相聚人民文学出版社,并通过视频直播间,连线安妮·埃尔诺作品中文译者、翻译家吴岳添,苏州大学法语系副教授陆一琛,一起做了一场名为“从《悠悠岁月》说起——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文学分享活动。大家从《悠悠岁月》说起,畅谈这本书和安妮·埃尔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学价值,以及被译介到中国背后的那些故事,并与观众展开互动。


(相关资料图)

法语专家董强、出版家聂震宁、作家李洱

《悠悠岁月》曾获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评选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项,2010年首次在中国出版发行。《悠悠岁月》在法国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本书采用了“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肖丽媛说:“不是所有诺奖得主的书都卖得好,但我坚信安妮·埃尔诺将拥有广阔的中国读者市场。她的书应该属于长销书,具有旺盛且持久的生命力。”

作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聂震宁说,创办这项活动的初心,在于以中国学者的文学立场和审美眼光选择外国文学作品,同时向世界文学表达中国学者的文学态度。他回忆起安妮·埃尔诺这部作品当年获奖的经过:“五位法国文学评委一致投票给埃尔诺,因此没有任何争议。《悠悠岁月》对她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作品,当时在法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的评选标准要求作品必须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过较大影响。”

在聂震宁看来,埃尔诺的趣味更多在于回忆社会,回忆几十年来在社会中看到的种种。这种社会性是她与很多女作家不同的地方,她的写作更接近于历史主义、客观主义,着力于“有意味”的事物,捕捉每一个“有意味”的场景、存在、历史现象,比如一个影星、一首歌曲、一张照片……这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内涵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但读起来很有趣味性。

《悠悠岁月》中文译者吴岳添

《悠悠岁月》译者吴岳添:

翻译难度不在语言,而在大量细节

翻译家吴岳添当年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法国文学评委会主任。接过了翻译《悠悠岁月》重任后,他在翻译的过程中费了很多心思。谈到翻译的难度,吴岳添说难度不在于语言本身,“安妮·埃尔诺的语言是很简单清晰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翻译,不是很困难。难度在于大量的细节,书中提到的人和事物都是作者仔细挑选的,能够使读者马上回想到那个年代。很多细节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体会,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东西。”

在翻译过程中,吴岳添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还向法国人一一请教困惑之处,最终呈现出一部尽可能再现原作的译本。

李洱:《悠悠岁月》有很强的艺术实验性

带有“元小说”性质

在作家李洱看来,中国读者在《悠悠岁月》中会找到强烈的共情。这部作品从1941年讲起,直到2006年左右,中国读者对这段时间的欧洲历史非常熟悉。书中提到的重要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电影、歌曲等,中国读者也都有所了解。“这使中国读者读起来不会感到非常陌生。中国读者感兴趣的地方在于这部作品有强烈的对日常生活的描绘,非常强。”

李洱在谈到埃尔诺写作的特色时说:“在个人记忆的深处又有广阔的社会场景,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之间的结合看上去是比较碎片化的,但是因为女性写作本身的特点以及良好的艺术准备,使得作品呈现出整体性和有机性,我觉得是比较耐读的小说。”

从创作手法上讲,李洱认为《悠悠岁月》有很强的艺术实验性,也带有“元小说”的性质。埃尔诺非常真实,“就事论事”,这本书不像其他的现代主义作品那么“张牙舞爪”,而是处理得非常平实。

法语文学专家董强:

埃尔诺的特点就在于她不说“我”

法语文学专家董强这样分析埃尔诺:好像在关注自身,关注自己的家庭,但又从中跳脱出来。埃尔诺的特点就在于她不说“我”,写的其实是大家的事情,大家都从中得到了共鸣。她的作品出版之后很快被其他欧洲国家翻译,仿佛一下子欧洲的记忆都被她激活了。

在董强看来,埃尔诺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得到了法国现当代人文社科理论的滋养,作品涉及大量社会学著作,如布尔迪厄的《区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罗兰·巴特的《明室》,可以说埃尔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法国方兴未艾的各种人文思潮的氛围之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作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