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二十不惑》剧照

文/陈颖

爆款IP《欢乐颂3》近日迎来首播后,不论是剧情还是人设,都引发不少争议。豆瓣评分4.6更是创下正午剧有史以来的新低,令观众唏嘘不已。是女性题材剧不香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她们的名字》《灿烂的转身》《姐姐的反击》《她只是不想输》《做自己的光》……今年即将播出或官宣将拍的“她题材”作品,还有十余部剧集坐等品鉴。然而,“她题材”的扎堆并非是“她力量”的进阶,更不等同于观众的满意。如何更好地通过女性故事呈现世间百态,真实地鼓舞人心、传递勇气,看见“她们”的可贵之处,才该是火爆背后思考的关键。

近年来,“她题材”不断涌现大小荧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她经济”的发展。“她经济”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指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而在文化消费领域,尤其是影视行业,女性观众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纪录的影片《你好,李焕英》,在想看观众用户画像中,女性观众占到71.3%,成为绝对的主力;在某平台2020年末公布的全平台分账剧数据中同样显示,女性成为分账剧的主流观众群,连续两年占比高达7成。在这样的市场导向中,能满足女性观众想象、勾连女性生活的“她题材”作品,备受宠爱。

于是乎,女性创作形象不断地丰富。从传统意义的琼瑶女郎、贤妻良母、甜宠女孩,到霸气直爽大女主、聪慧机敏职场女孩,甚至离异重启人生的中年女性,都成为女性故事的素材来源。内容呈现也囊括了情感、职场、婚姻、生育、困境等方方面面。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审美的提高、成长意识的觉醒,大众对“她题材”的“买单”程度开始悄然改变。在《甄嬛传》成为“大女主”经典作品后,无论是孙俪再度担纲主演的《芈月传》还是周迅的《如懿传》、章子怡的《上阳赋》,收视表现都不如预期;2018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数据虽优越,但争议却也不少。在这些剧目中,女主无一例外都是“美+强+善”的化身。她们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成就自我的“飒爽”之路,满足着观众的众多想象。但随着同质化的泛滥、观众审美的疲软,女性群像剧以现实主义的底色,更为接近真实生活的题材选择,成为“她题材”新势力,如2020年的《三十而已》、2021年的《爱很美味》、《我在他乡挺好的》等。

《爱很美味》剧照

再比如爆款剧《山海情》中热依扎饰演的水花,作为“她形象”中的佼佼者,被观众评价“有着滴水穿石的柔肠,恰似一朵苦难里开出的花”。而演员热扎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坦言,水花最动人的地方恰恰不在于她近乎完美的品质,“我没有想要展现一个神性的人物,反而是她面对生活和命运的苦难,选择了乐观和笑。她一直在努力平衡家庭与奋斗的关系,她是用笑在激励自己。”热播剧《幸福到万家》中的何幸福、《梦华录》中的赵盼儿……我们应该看到,在“她题材”的出圈作品中,它们并没有局限于借着“她”的外衣,割裂女性的成长和情感,而是试图最大可能地还原女性的真切挣扎和奋斗,真实传递“她力量”。

《山海情》水花(图据网络)

不过也有不少“她题材”的作品,则是借大IP、“自强女”之名,行“爽文”、“降智”之举。更有甚者,将原生家庭、阶层对立、贩卖焦虑、事业危机等作为套路元素,让“她力量”的彰显成为一道伪命题。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作品扎堆的背后瞄准的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表达的进步。而这些热闹之下,还藏着更为残酷的竞争和严苛的考验。首先,建立观众的信任不易,但毁掉却不难;其次,脸谱化、同质化越多,观众的疲惫感越强烈;此外,社会日益发展,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

庆幸的是,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热拍或待播的“她题材”剧集,爱情戏码将不再占据大量篇幅,职场发展、内心成长或将成为故事重心,角色形象也将呈现包括女警察、女外科医生、女律师等更为多元的新时代职场女性。未来,我们期待“她题材”扎堆带来的不该只是荧屏的热闹,不该只是想象中的“她们”,还在于如何通过“她视角”理解更多真实的人,如何透过戏剧元素彰显“她力量”的可贵。制造冲突、吸引流量、输出金句不应是“她题材”的主流,传递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才是“她题材”应该抵达的彼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