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位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馆。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的重要文化地标。
作为这座国家级文化殿堂的开幕展览,“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分为“大国匠作”“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板块,展出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民俗表演等多个门类1298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80%的展品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
翡翠“四大国宝”
曾获国务院嘉奖令
走进“大国匠作”展厅,翡翠“四大国宝”的齐齐亮相最令人瞩目,分别是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这是它们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展出。
说起这“四大国宝”的故事,堪称传奇。1980年6月5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宝玉何在》,向社会公开征集一块珍贵翠材的线索。原来,北京玉器厂的老艺人王树森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见过这四大翠材,此后一直牵挂其下落。寻玉启事登报才四天,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来厂告知“宝玉妥存”。王老艺人喜极而泣,并表明愿竭尽全力,造就出惊世翠宝。1980年8月2日,《北京晚报》又刊登了《宝玉完好无缺,艺人愿献技艺》的报道。
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轻工业部发出《关于将国宝翡翠设计制作大型工艺美术珍品的通知》,北京玉器厂承担设计制作任务。将雕造翡翠工艺品列为国家工程,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这四件翡翠国宝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八年。除了有四十多位技艺精湛的大师能手组成的创作集体,艺术顾问团队更是阵容豪华,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雕塑家刘开渠、钱绍武,画家李可染、李苦禅、黄胄、华君武、黄永玉等打破行业界限,共同为设计出谋划策。
其中,翡翠山子《岱岳奇观》原料净重360多公斤,是四块料中最大的一块。这件作品充分利用原料特点,翠绿的山峰不加过多人工雕琢,展现翡翠质地色泽的美;粉白色的部分处理为缭绕山峦之间的云雾,体现泰山的高大宏伟;设计者还巧妙利用原料上的俏色,幻化成旭日东升的景观,并在背面刻上杜甫的《望岳》,更增作品的文化底蕴。
“开馆第一天,我就来了,能看到这件作品再次展出,非常激动。”记者在展厅内见到了79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志平,他正是《岱岳奇观》的主设计兼主制作。“传统玉雕大多是按照图样制作,但这件作品在设计之初就得到了众多大师的点拨,华君武建议整个作品要‘做得和谐一点’,傅天仇说要‘既有传统风格,又有时代感’,这就给创作指明了大方向。”此后,张志平还三次登上泰山采风,亲身感受泰山的雄伟壮观。
“如果仔细看的话,我们还在山上雕刻了64个人物,都是工农兵形象。”他感慨地说,“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这件作品正体现了勇于攀登的时代精神。”
1989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对大型翡翠艺术珍品创作集体的嘉奖令》,称“四件艺术珍品原料之贵重,创作之精美,为古今中外所未有,堪称国家珍品,是玉雕艺术推陈出新的典型。”
“枯木龙吟”古琴
晚唐传世名琴至今仍能弹奏
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久且持续传承的器乐形式,其可考历史达三千余年。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古琴艺术成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旷古遗音”板块以时间为序,展示了自晚唐至20世纪50年代的30张时代序列完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藏琴,其中不仅有晚唐“枯木龙吟”、南宋“鸣凤”琴等传世珍品,也有各时期古琴的代表器型,直观地呈现出古琴器的发展历程。
“在这里,我们想要体现的是古琴的生命力。”在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看来,把沉睡于博物馆中的古琴唤醒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历代琴家都有修琴的传统,每一床琴都暗藏了一个时代琴人的态度。此次展出的古琴经过几代人的修复与养护,至今仍能弹奏。”观众身处展厅现场,就能通过定点音响欣赏用“枯木龙吟”、“鸣凤”弹奏的《流水》和《梅花三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向全世界征集最能代表地球生命的各种声音,并将其收录在“旅行者一号”太空探测器携带的一张唱片上。“当时中国提供了一首古琴曲《流水》,那首曲子据说就是由管平湖先生在‘鸣凤’琴上弹奏的。”如今,这首古琴曲可能依然在浩瀚的宇宙中寻觅知音。
展厅内还设计了丰富的体验功能。观众可以戴上耳机,聆听《广陵散》《阳春》等古琴曲,也可以零距离接触古琴,还可以通过“太古遗音:数字古琴小程序”等互动装置感受古琴艺术数字化探索的创新表达。“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腾讯互动娱乐合作,对院藏古琴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这样观众就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屏,全方位欣赏古琴的器型、断纹、铭刻等信息,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还可以亲自‘弹奏’这些数字化古琴。”
70件壁画临摹精品
观众沉浸式体验“丝路丹青”
赏过古琴,观众可以移步“丝路丹青”板块,近距离品鉴丝绸之路沿线壁画的艺术魅力。这是国内在泥质地仗壁画临摹方面规格最高、作品规模及时间跨度上最大的一次综合展示,展出源于龟兹、焉耆、高昌、米兰、于阗、敦煌的23处壁画遗迹的临摹精品70件,体现了艺术家和文保工作者共同协作的成果。
展厅入口处的地图,清晰标明了展览涉及壁画的分布示意。观众可以从中国石窟壁画起始点龟兹开始,沿丝路东行,以中国石窟壁画集大成的敦煌结尾,穿越4世纪到14世纪的千年时光,跨越1600余公里地理空间,沉浸式体验“丝路丹青”。
展品选择各具特色。比如:唐代阿艾石窟的《药师琉璃光佛》有汉书榜题,药师佛手持的琉璃钵与流行于同时期波斯萨珊王朝的现存器物极为相似,是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体现;敦煌元代《千手观音》临摹作品线描勾勒遒劲多变,技法高超,体现了莫高窟壁画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之一。
展厅中还有一座1比1复原的达玛沟小佛寺。它是目前全世界所发掘出来的面积最小的古代佛寺,位于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镇,面积不到4平方米,门朝南开,坐北朝南有一莲花座佛,佛的头部、双手已失,墙壁内绘有精美的壁画,距今1500至1800年。其壁画之优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令世人叹为观止,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如今,艺术家们通过泥土、石膏、纤维等原境材料,将其复制到展厅当中,使观众得以近距离一探究竟。值得一提的是,出土于小佛寺遗址的壁画《毗沙门天王像》临摹件也在展厅中一并亮相,这幅从小佛寺南壁西侧掉落的壁画在展厅内与复原小佛寺完成了隔空“合璧”。
2016年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围绕“一带一路”科研规划,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艺术考察调研、学术研究、临摹梳理等工作,此次展出的临摹壁画正是六年来的部分成果。工笔画院专家介绍,为了尽可能还原壁画原作,艺术家在临摹时尽量使用当地的矿物原料,就连每张壁画地仗层用到的土壤、沙子都是在当地就地取材。对于原作中自然剥落或氧化的部分,艺术家也会如实呈现。
《从阿勒泰到北京》
为北京冬奥喝彩
此次中华瑰宝展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该馆特别设计了冬奥主题的装置景观《从阿勒泰到北京》,其创意就来自新疆阿勒泰市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及北海公园等传统冰上运动项目。这一装置将远古先民的滑雪起源和北京的冰雪文化用镜面不锈钢材质呈现出来,为北京冬奥喝彩。
专家介绍,2005年,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墩德布拉克洞穴内,发现了有一幅保存完好的彩绘岩画,清晰地记录了远古先民们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追逐猎物的场景。其中,1号洞穴正上方绘有7个人物,每个人物弯腰屈膝、抬头撅臀,动作与现代滑雪动作基本相同。在距离滑雪队伍右上方洞穴顶部40厘米处绘有一人物,正面而立,脚蹬短小滑雪板,头戴羽冠,一手叉腰,一手握狩猎工具正指向前方。专家学者推断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万年或更早。
2015年,在中国阿勒泰国际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会上,与会的挪威、瑞典、芬兰等18国30余位滑雪历史研究专家联名发表《阿勒泰宣言》,认同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运动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