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了一句诗词或谚语,再一次向世界普及了中国文化,突显了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
其实,自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和传承就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国计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行政和举办重大礼仪活动的时间准绳,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日常生活的方向标。但二十四节气毕竟是生发、发展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一套时间知识体系和实践,当今天人们步入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二十四节气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事实上,尽管时移世易,现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二十四节气当前所处的环境与它所生发的环境十分不同,这给二十四节气的生存提出了挑战,也使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功能弱化,但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节日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播布广泛,文化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遵循着顺天应时、循时而动的法则,反映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人是万物之灵,又是自然之子。尊重生命节奏,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时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并充分利用自然之物,实现自身之圆满。比如春天是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就要循时而动,及时播种,不误农时,且顺应“春生”的特点,不用母畜作为祭品,不砍伐树木,不捣毁鸟巢,不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不捕捉小兽和掏取鸟卵,等等。这些符合时宜的活动都有利于万物生长,天人和谐。这种理念在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今,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第二,仍然具有时间表记和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二十四节气与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公历一样,都是太阳历,也因此,它和公历的日期基本对应。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公历和中国传统历法并行、公历为主的历法,对二十四节气的标注和使用,意味着中国在与世界节奏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元素。不仅如此,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本身即将时间的流转与气候、物候的变化相关联,其中有8个反映了季节变化,(即二分二至和四立);5个反映了温度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7个反映了降水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4个反映了物候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因而具有鲜明的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这是公历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仍然可以发挥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城镇化率2015年已达56.1%,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城镇化速度,但是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近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使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仍然大有可为。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民众因地制宜,生产出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尤其数量众多的节气谚语,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如“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通过将立冬前后以及立春后犁地分别带来的结果用“金”“银”“铁”加以表示,并列在一起,鲜明地反映出不同节气犁地的不同作用,并清晰地表达了犁地宜于立冬前的指导性意见。“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通过对比秋分和寒露两个不同节气播种分别带来“麦粒圆溜溜”和“麦粒一道沟”一好一坏的不同结果,告诉人们播种小麦应该选择在秋分时节。
第四,仍然可以指导日常生活,尤其是养生方面的意义重要。二十四节气不仅关乎生产,亦深系生活,不少节气谚语都是对生活的指导,从穿衣、饮食到娱乐休闲,无不涉及。如“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等等。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脱离自然时序节奏,由此带来身体亚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对反自然行为进行反思,二十四节气养生强调人和着自然的节拍,根据不同的节气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饮食与精神,这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具有积极作用。
第五,相关文化和实践活动仍然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并为人们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诗意地栖居提供可能性。由于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于城市之中。城市更多是人类在超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的产物,城市让人远离了大自然。人是自然之子,却常年栖居于非自然的环境之中。与自然的疏离催生了回归大自然的念头。二十四节气让人更好地感知自然的韵律和气息,从而真切地体会到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与诗意。2016年6月21日是夏至日,23日清晨,笔者在北京安定门处的护城河畔散步。“吸引我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木槿花,白粉红紫,十分齐全,花朵仍然不少,种子则似乎更多。时光推移,它们也已到成熟季节了。正走着,蓦然间听到几声蝉鸣,高亢而骄傲。夏至二候蝉始鸣,这几声鸣叫真应了时节……不由想起虞世南那首有名的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但这几声蝉鸣显然是从面前那棵柳树上传出来的。当然,无论柳桐,能够在上面安身立命,自由歌唱,便是佳处。”上述这段文字摘自笔者的日记,至今笔者还能回想起当时心中涌起的美妙诗意,这是因节气而产生的独特感受。而中国古代文人有许多因节气而写、为节气而写的诗词,状写气候物候,抒发节气推迁引起的情感之变,它们流传至今,成为时下人们穿越时空,与诗人共同感受自然节律、让生活充满诗情的重要凭依。
第六,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价值。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是古代民众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所蕴涵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方面。历史上,二十四节气伴随着王朝历法的颁布成为老百姓遵循的日用之时,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地的人们对于二十四节气进行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甚至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但马来西亚的华人却顽强地保持着冬至祀祖、吃汤圆的习俗。对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共享,在同一时间举行同样约定俗成的活动,是形成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认同危机的当下,这种文化认同的价值就更加突出。
第七,是文化创意的重要资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涉及饮食、服饰、信仰、娱乐、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书画等各种文艺作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既可以为文化创意提供材料,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是进行文化创意的重要资源。如今已经出现不少广受欢迎的二十四节气产品,显示了二十四节气在文化创意方面的价值和活力。融汇古今,继往开来,结合时代需要和条件,对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使之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既是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当代传承,也是保护二十四节气文化使之历久弥新的根本路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每一个节气,都对应了一句诗词或谚语,再一次向世界普及了中国文化,突显了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
其实,自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和传承就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国计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行政和举办重大礼仪活动的时间准绳,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日常生活的方向标。但二十四节气毕竟是生发、发展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一套时间知识体系和实践,当今天人们步入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二十四节气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事实上,尽管时移世易,现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迁,二十四节气当前所处的环境与它所生发的环境十分不同,这给二十四节气的生存提出了挑战,也使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功能弱化,但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节日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播布广泛,文化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遵循着顺天应时、循时而动的法则,反映着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人是万物之灵,又是自然之子。尊重生命节奏,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时间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并充分利用自然之物,实现自身之圆满。比如春天是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就要循时而动,及时播种,不误农时,且顺应“春生”的特点,不用母畜作为祭品,不砍伐树木,不捣毁鸟巢,不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不捕捉小兽和掏取鸟卵,等等。这些符合时宜的活动都有利于万物生长,天人和谐。这种理念在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今,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第二,仍然具有时间表记和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二十四节气与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公历一样,都是太阳历,也因此,它和公历的日期基本对应。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公历和中国传统历法并行、公历为主的历法,对二十四节气的标注和使用,意味着中国在与世界节奏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元素。不仅如此,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本身即将时间的流转与气候、物候的变化相关联,其中有8个反映了季节变化,(即二分二至和四立);5个反映了温度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7个反映了降水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4个反映了物候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因而具有鲜明的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这是公历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仍然可以发挥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城镇化率2015年已达56.1%,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城镇化速度,但是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近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使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仍然大有可为。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民众因地制宜,生产出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尤其数量众多的节气谚语,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如“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通过将立冬前后以及立春后犁地分别带来的结果用“金”“银”“铁”加以表示,并列在一起,鲜明地反映出不同节气犁地的不同作用,并清晰地表达了犁地宜于立冬前的指导性意见。“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通过对比秋分和寒露两个不同节气播种分别带来“麦粒圆溜溜”和“麦粒一道沟”一好一坏的不同结果,告诉人们播种小麦应该选择在秋分时节。
第四,仍然可以指导日常生活,尤其是养生方面的意义重要。二十四节气不仅关乎生产,亦深系生活,不少节气谚语都是对生活的指导,从穿衣、饮食到娱乐休闲,无不涉及。如“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等等。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脱离自然时序节奏,由此带来身体亚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对反自然行为进行反思,二十四节气养生强调人和着自然的节拍,根据不同的节气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饮食与精神,这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具有积极作用。
第五,相关文化和实践活动仍然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并为人们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诗意地栖居提供可能性。由于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生活于城市之中。城市更多是人类在超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的产物,城市让人远离了大自然。人是自然之子,却常年栖居于非自然的环境之中。与自然的疏离催生了回归大自然的念头。二十四节气让人更好地感知自然的韵律和气息,从而真切地体会到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与诗意。2016年6月21日是夏至日,23日清晨,笔者在北京安定门处的护城河畔散步。“吸引我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木槿花,白粉红紫,十分齐全,花朵仍然不少,种子则似乎更多。时光推移,它们也已到成熟季节了。正走着,蓦然间听到几声蝉鸣,高亢而骄傲。夏至二候蝉始鸣,这几声鸣叫真应了时节……不由想起虞世南那首有名的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但这几声蝉鸣显然是从面前那棵柳树上传出来的。当然,无论柳桐,能够在上面安身立命,自由歌唱,便是佳处。”上述这段文字摘自笔者的日记,至今笔者还能回想起当时心中涌起的美妙诗意,这是因节气而产生的独特感受。而中国古代文人有许多因节气而写、为节气而写的诗词,状写气候物候,抒发节气推迁引起的情感之变,它们流传至今,成为时下人们穿越时空,与诗人共同感受自然节律、让生活充满诗情的重要凭依。
第六,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价值。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是古代民众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所蕴涵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方面。历史上,二十四节气伴随着王朝历法的颁布成为老百姓遵循的日用之时,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地的人们对于二十四节气进行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甚至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但马来西亚的华人却顽强地保持着冬至祀祖、吃汤圆的习俗。对同一种时间制度的共享,在同一时间举行同样约定俗成的活动,是形成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认同危机的当下,这种文化认同的价值就更加突出。
第七,是文化创意的重要资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涉及饮食、服饰、信仰、娱乐、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书画等各种文艺作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既可以为文化创意提供材料,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是进行文化创意的重要资源。如今已经出现不少广受欢迎的二十四节气产品,显示了二十四节气在文化创意方面的价值和活力。融汇古今,继往开来,结合时代需要和条件,对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使之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既是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当代传承,也是保护二十四节气文化使之历久弥新的根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