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传承经典,润泽当代。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承办的名人大讲堂活动,即将迎来全新升级。备受大众期待的2022年名人大讲堂活动,将于5月再度与广大观众见面。

名人大讲堂首次设置“主题季”

今年名人大讲堂首次设置“主题季”,第一季主题为“巴蜀考古”。在这一季中,名人大讲堂将邀请专家学者,生动解读巴蜀大地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邀请名家进行沉浸式主题演讲之外,名人大讲堂还将推出“主题季书单”策划:每一主题季活动开启前,通过封面新闻,结合主题,面向普通读者、主讲嘉宾、专家学者等开展“主题书单”征集活动。根据征集书籍情况,筛选出代表性书籍名单,然后在主题季首场嘉宾开讲前举行“主题书单”发布会,向社会推荐相关书目。

近年来,考古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大众对考古与文物的认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在科学意义上的考古报告之外,对公众进行考古知识普及。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考古类好书,既有专业性,又有通识可读性,吸引了众多对考古有兴趣的读者。比如关于考古遗址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关于考古人传记的《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李济传》等。

随着国家文博事业的发展,考古不像以前那么冷门,甚至有越来越热的倾向。以前考古专业的男孩子多,现在很多女孩子也喜欢。女考古学家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守护敦煌多年的樊锦诗成为很多年轻人推崇的优秀考古专家,《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自传》成为网络上受到高赞的作品。

凡是热爱,必有来处。很多考古学家在回想喜爱历史、痴爱考古的源头契机时,常会提到某本书对他们的影响。比如北大考古教授孙华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他在青少年时代读过一本书——俄国学者奥勃罗契夫写的地理科普读物《研究我们的乡土》。

在这本书中,奥勃罗契夫告诫有志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学子,起步要从探究自己的家乡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然后逐渐走向外界,了解更大的世界。上世纪50年代,这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出版,影响了不少读者,其中包括孙华。“我一直受这本书影响,很早就有关心乡土的意识,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比如四川史、西南史,都特别注意关切。我向来认为,一个人首先要爱自己家乡,才能把对家乡的爱推而广之,上升到对国家的爱。”

智慧点燃智慧。担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20年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谈到他的考古作品《何以中国》时,提到他受到的黄仁宇的影响:“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公元前2000年是一个时间点,实际上是对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效颦’的产物……我觉得这和我读黄仁宇先生的作品,深受他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有关系的。他的《中国大历史》给我一种贯通的感觉,他强调赈灾、治水和防御北边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史的主旋律,对我研究早期中国都有极大的启发。当我在思考早期中国为什么、又是如何从无中心的多元演变到二里头有中心的多元,再到秦汉帝国的一体一统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脉络,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远去的时间,储藏着历史的秘密

智慧也是代代传承。许宏的《何以中国》出版后,被王永磊读到,他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施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自称是“一位常年奔波在考古工地的80后考古工作者”。“书中没有猎奇的东西,他把心中公元前2000年逐鹿中原的故事,从考古的视角给大家娓娓道来,让大家清晰看到如何从考古学的角度来重塑我们中国远古的历史。”王永磊在给封面新闻记者推荐考古书单的时候感慨道。

远去的时间,储藏着历史的秘密。时间不能倒流,但考古却允许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回”到过去,一窥远古的面貌,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也许是考古之所以具备纯粹魅力的最大原因。良渚古城考古主持人刘斌说:“考古能让我们走向一个不断被认知、明晰的历史。”

你热爱考古吗?有没有哪本书曾经或正在点燃你对远古时间秘密的热情?欢迎把你的考古书单通过邮件方式发送给我们,分享你的读后感。你所分享的书目将有机会被选入2022年名人大讲堂“巴蜀考古季”主题书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期待你的分享!

征集邮箱:

952103610@qq.com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5月9日下午6点前。

推荐内容